电影《戏台》笑声中的傲骨 黑暗中的光亮

看电影《戏台》你以为那只是一出戏?让你穿越兵荒马乱的一百多年前?

可是电影结束,掌声响起来看时候你才发现,这明明就是真实的人生,影院里头,观众的每一次笑声都像是刀子投向了现实中寻些自以为是的蠢货。姜武、黄渤、陈佩斯你分不清谁是第一主角,因为他们个性太鲜明了,三个影帝级别的艺术家斗戏,太过瘾了。姜武演的洪大帅最精彩的就是他看霸王别姬时入戏了,看到项羽兵败,想起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,他嚎啕大哭,“别唱了,这戏谁写的?给我站出来!这戏它得改!”。活人不能让尿憋死,项羽不自杀,改刘帮上吊,愣是要把霸王别姬改成项羽过河,刘帮上吊。我们突然就看清了强权之下往往藏着一颗荒唐可悲的灵魂。黄渤演的呢,是送包子的伙计,大嗓儿。人人都惧怕那洪大帅却成了大嗓儿的小迷弟,大嗓儿用市井的智慧戏弄着恶霸。

“你这胡子拉碴哪来你这么个棒槌”?“棒槌”?

“戏班里边都有规矩,别瞎给我乱动,你小样吧你!”每一个笑料都在告诉我们,愚蠢是权贵最容易攻克的软肋,全篇最震撼的是余少群那句:石破天惊的“傻波-”

当柔美的虞姬,爆出这句百年京骂的时候,整个影院都在颤抖,这哪里是骂戏里的洪大帅?这分明是替每一个被甲方折磨的打工人,被领导刁难的上班族,出了那口憋了太久的窝囊气。“你哪一次被这帮蠢货折磨的时候不是脸上堆笑,却在心里狠狠的骂了一句‘傻波-’?”《戏台》里的这腔血性和刀郎的歌《罗刹那海市》何其相通,岂有画堂登猪狗,哪来鞋拔作如意,那些又鸟、马户、魑魅魍魉多么愚蠢可笑。看电影《戏台》感觉真的像是刀郎的演唱会。

陈佩斯、刀郎两个光头同样一身傲骨。听着刀郎的演唱会让你热泪盈眶。

而看完陈佩斯的电影《戏台》你特别想起立鼓掌。

电影里还有一句特别让人扎心的台词,面对强权的无耻、面对同行的懦弱,这凤小桐怒发冲冠从喉咙里蹦出了火星子他咬牙切齿的说:“你们也是一群站着撒尿的。”这是一个艺术家宁为玉碎的大义凛然,舞台上是霸王别姬的千古悲情,现实中却是艺术家为尊严不惜流血。《戏台》好一部献给时代的讽刺诗,更是一座为戏比天大的艺术家树立起的丰碑。

电影最让人心疼的镜头就是陈佩斯扮演的五庆班(班主)看见艺术被糟蹋,老爷子成分悲愤,只能用头去撞柱子。电影里的镜头是真摔真撞,陈佩服斯70多岁了,他是用生命来演呐,他的心得有多疼,我都能感受的到。

小时候看陈佩斯小品,他扮演的角色都是爱装傻耍滑头,没想到我当年印象中最不正经的人,今天却成了对艺术最认真的人民艺术家。电影《戏台》是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,全国巡演了好几百场,场场爆满,豆瓣评分9.1.

每次谢幕左手一挥谢衣食父母,右手一挥谢千里知音难寻,双手一挥谢天谢地谢人心。

不管像地位低微的百姓,还是伤痕累累的牛马,一个看过七旬的老艺术家用大于90度的鞠躬,持续好几分钟的向您致敬,对您掏心窝子,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,起立鼓掌呢?陈佩斯当年为守住艺术底线,宁可归隐田园20年也不会跟丑恶同流合污。他一辈子没拿过任何奖项,他是一个很干净的人。其实他的奖杯早藏在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。

全篇最打动人心的是面对洪大帅的枪口,在隆隆的炮声中霸王和虞姬完美演唱,一字不改宁死也要守护这老祖宗的东西,看到这我泪如雨下,就算是天塌地陷,得有人守望着老祖宗的魂。

大家也许不知道咱们国家建立了四个国家版本馆,一总三分,东南西北各一个,复制备份了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,即使核大战之后,我们也能抢先手重装系统,恢复备份,再造华夏。五千年历经千劫万难而不死的中华民族,有着全世界最深沉的坚守,只要老祖宗的东西在中国它就亡不了。谁是老祖宗的守护者,是台上宁死不屈的他们,是台下爱憎分明的我们。虽身在沟渠,却心怀明月,出身卑微却一身傲骨;虽满身风霜却一路向阳。刀郎演唱会能火,电影《戏台》也一定能大卖,因为托起他们的是人心。看刀郎演唱会边哭边唱的人也一定会走进电影院为陈佩斯呐喊助威,因为我们要证明人心的力量。过去,话语权在媒体的发言区;而今天,话语权在自媒体的评论区。

这让我想起,陈佩斯当年在小品《主角配角》里那句台词“你管得了我,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吗?”记住电影结束,灯光亮起,别着急离场,那个银幕上撞柱子的老人值得你起立鼓掌。这掌声不是给陈佩斯的,而是给我们自己那还没有凉透的那腔血性。